第501章 方寸山
南极仙翁上前一步,恭敬道:“师尊,弟子愿亲自前往西方,与西方教商议合作之事。”
元始天尊看了他一眼,眼中闪过一丝赞许:“南极,你素来稳重,此事交给你,为师放心。不过,此行凶险,你需多加小心。”
南极仙翁躬身行礼:“弟子明白,定不负师尊所托。”
元始天尊挥了挥手,示意众仙退下。待殿内只剩下他一人时,他缓缓起身,目光透过虚空。
“人皇重现,天地大劫……鸿钧,你的胃口太大了。”元始天尊低声自语,眼中闪过一丝深邃的光芒。
在洪荒之地的深处,隐藏着一片清幽的深山,这里杳无人烟,仿佛与世隔绝。
山间翠绿盎然,生机勃勃,仿佛每一片叶子都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
一条小溪潺潺流淌,溪水清澈见底,水面上泛着淡淡的韵白,宛如仙境中的一缕轻纱。
在低洼的凹陷处,几条肥美的鱼儿在水中灵动潜游,它们时而穿梭于水草之间,时而吐出一个圆圆的泡泡,仿佛在向这片宁静的山林致以无声的问候。
然而,当视线拉远,这座山却仿佛消失不见,仿佛洪荒之中根本就没有这样一处地方,令人不禁怀疑这是否只是幻境中的一幕。
入得山中,简陋的石柱之上刻着五个并不显眼的古字——“灵台方寸山”。
这五个字虽不张扬,却透着一股古朴的韵味,仿佛在诉说着这座山的悠久历史。
顺着石柱向山中望去,一条蜿蜒的曲径通向山间,曲径由青石简单凿刻而成,虽不华丽,却显得格外自然。
沿着曲径前行至尽头,一处洞府挡住了去路。
抬眼望去,只见洞府外面由三根石柱垒砌成大门框架,横梁之上亦用古字书写着五个大字——“斜月三星洞”。
这五个字在阳光下闪烁着微弱的光芒,仿佛在诉说着洞府的神秘与深邃。
上古以前,洪荒之中仙修洞府颇多,古籍中记载的也浩如烟海
但若是问询方寸山、斜月洞,知者寥寥无几,只手不足。
这座洞府虽名为“斜月三星洞”,却并非想象中的洞天福地,反而更像是一处道观。
观中有不大不小的一处院落,院落中央是一棵不知年岁的菩提树
树干粗壮,枝叶繁茂,仿佛承载着无数岁月的沧桑。
菩提树下摆放着一樽古老的青铜香炉,香炉上雕刻着精美的纹饰
炉中香烟袅袅升起,弥漫在空气中,仿佛在诉说着这座洞府的宁静与祥和。
整个院落虽不奢华,却透着一股古朴的气息,仿佛每一块石头、每一片叶子都在诉说着这座洞府的历史与传说。
院中有一位身着白衣的仙者正在修炼,与其他仙者不同,此人并不是静坐悟道,而是像凡人习武一般比划。
她的动作流畅而有力,气息融合于天地之间,仿佛在与天地间的灵气共鸣。
院落后方是一处殿宇,殿宇之中有一位老者格外引人注目。
他须发皆白,面容慈祥,眼中却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他便是菩提祖师,这座洞府的主人。
菩提祖师静静地盘坐于蒲团之上,双目微闭,入定打坐。
若是君无尘在此,他一定会一眼认出眼前的菩提祖师,因为这位慈眉善目的道人正是他的便宜师父。
当年沐风云突然消失前往真流大陆,天庭支持下的天尊反扑,隐雾山群龙无首,陷入混乱之中。
关键时刻,君无尘手举九州鼎而来,以九州鼎凝聚人心,与天尊大战。
君无尘天资卓越,修为本就不凡,在九州鼎的辅助下,天尊之中难有敌手。
也正是因为这樽九州鼎,压下了众人心中的不安。
九州鼎之间有特殊的法则联系,虽然在虚空法则阻挡,感受不到其他八樽的位置。
但起码可以确定,其他八樽鼎安然无恙,由此推断出沐风云应该是没有危险的。
君无尘临危受命,扛起反天大旗,自然是他那个神龙见首不见尾的便宜师父指示。
可自从君无尘前往了隐雾山,就再没见过师父,原先的残破道观也没有他的踪迹。
谁能想到,堂堂帝域圣师,占着茅坑不拉屎,什么政事也不参与的老道士,竟然是传说中的菩提祖师一缕分身。
而菩提祖师所居之地——方寸山,更是神秘至极。
这座山并不像其他仙山福地那般巍峨壮丽,气势磅礴,反而隐匿于无形之中,外界几乎无人知晓其所在。
方寸山之所以不为外界干扰,完全是因为此地根本无人能找到。
即便有仙者从山巅跨越而过,也丝毫察觉不出这是一座山。
因为方寸山只有寸余大小,看似微不足道,实则内含乾坤,其上覆盖着特殊的空间法则,自成一方天地。
这座山本身就是一件无上至宝,蕴含着无穷的玄妙与力量。
它仿佛与天地同生,与宇宙共存,其来历无人知晓,甚至连洪荒中最古老的典籍中也未曾有过记载。
方寸山的存在,仿佛是一个谜,一个连天道都无法窥探的秘密。
至于菩提祖师的来历和修为实力,更是无人知晓。
他从未在洪荒中显露出真正的实力,也未曾与其他大能争锋。
然而,能够拥有方寸山这等无上至宝,并且隐居于如此神秘之地,菩提祖师的修为定然深不可测。
或许,他的境界早已超越了寻常仙者的认知,达到了一个无人能及的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