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乐文小说网 > 后宫修仙记:从采女到女帝 > 第202章 殿前奏答

第202章 殿前奏答

刹那间,琼林殿正门洞开,霞光万道自殿内涌出,伴随着一股浩瀚如海、威严如岳的磅礴气息,瞬间笼罩了整个广场。

所有人都感到呼吸一窒,仿佛肩头压上了无形重担,不由自主地低下头,躬身行礼,不敢直视。

只见天帝姬宸,今日未着常服,而是换上了一套更为庄重的玄色冕服,头戴十二旒白玉珠冕冠,垂下的珠串微微晃动,遮蔽了部分面容,更显神秘与威严。

他龙行虎步,在一众内侍、宫女及核心近臣(其中就有负责抡才大典的四位考官)的簇拥下,缓步走出大殿,登上了早已设于殿门前的高台御座。

御座高踞,俯瞰下方广场上的百官与六百英才。天帝目光平静扫过,虽未刻意施压,但那源自阴神境界、与天地法则隐隐相合的天然威仪,已让所有人感到灵魂深处的悸动与敬畏。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山呼海啸般的朝拜声响起,声震云霄,代表着神朝权力的集中与威严。

“众卿平身。”天帝姬宸的声音平和,却清晰地传入在场每一个人耳中,带着一种抚平心绪的力量。

众人谢恩后,依序落座或站定。六百考生依旧保持站立姿势,身姿挺拔,如同六百棵迎接检阅的青松。

礼部尚书百里文渊上前,高声宣布:“甲子抡才大典,殿前奏答,正式开始!请陛下示下!”

天帝微微颔首,目光落向下方那年轻的方阵,缓缓开口,声音不高,却如同黄钟大吕,敲在每个人心间:“尔等历经三试,脱颖而出,皆为人中翘楚。今日殿前,非为复考学问修为,乃朕欲亲睹尔等风仪,亲闻尔等心声。天下之大,非止九州;道途之远,非唯修行。为臣者,当以何心侍君?以何策安民?以何志立身?”

这三个问题,看似宽泛,实则直指核心——忠诚、能力、志向。没有标准答案,却最能考验一个人的心性、格局与思想深度。

“奏答之序,依初榜名次,自前而后。每人可畅所欲言,限时一炷香。”百里文渊补充道,同时有内侍在高台一侧点燃了一柱特制的“计时香”,青烟袅袅升起。

初榜榜首,姬伯安,率先出列。他身形挺拔如枪,面容坚毅,步伐沉稳地走到御前特定区域,躬身行礼,声音清朗,带着一股天生的自信与锐气:“臣,姬伯安,叩见陛下!臣以为,为臣者,侍君当以‘忠’字为骨,此忠非盲从,乃明是非、辨曲直,辅佐圣君,匡正天下!安民当以‘实’字为要,洞悉民情,革除弊政,使耕者有其田,学者有其路,武者有其功!立身当以‘毅’字为魂,坚韧不拔,砥砺前行,以手中之剑,卫我神朝万世太平!”

他言辞铿锵,目光坚定,周身隐隐有锋锐之气流转,显然走的是刚直勇猛、以武卫道的路子。天帝听罢,微微颔首,未置可否,但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欣赏。

接着是妫无咎,他步伐从容,气度雍容,行礼后,声音温润如玉:“陛下圣安。臣以为,侍君之心,首在‘诚’与‘明’。诚于心,方能不欺于君;明于理,方能献可行之策。安民之策,在于‘教化’与‘生养’,兴文教以开民智,劝农桑以足衣食,仓廪实而知礼节。立身之志,在于‘修己以安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愿效仿古之贤臣,鞠躬尽瘁。”

他的回答中正平和,引经据典,彰显了深厚的儒学修养与治国理念,符合其纯阳灵力浩然正大的特性。

姜明远则更显沉稳内敛,他上前奏对,语气不疾不徐:“臣姜明远,谨奏陛下。臣思之,为臣侍君,当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各司其职,各尽其能,便是最大的忠诚。安民之策,臣以为当重‘均衡’与‘疏导’,平衡各方利益,疏导民怨民困,犹如治水,堵不如疏。至于立身之志,”他顿了顿,声音愈发坚定,“臣愿穷究格物致知之理,精研经世济民之术,以毕生所学,助陛下铸就万世不易之基业。”

他的回答体现了其精于计算、善于谋划的特长,思路清晰,注重实际效果。

随后,一位位名列前茅的英才依次上前奏答。风青瑜英姿飒爽,谈及边患与军制改革;苏浅雪出身寒门,言辞恳切,关注吏治与民生疾苦;李慕白飘逸出尘,阐述道法自然与无为而治……各有侧重,精彩纷呈,展现了不同的思想火花与个人特质。天帝始终静听,目光深邃,偶尔在某位考生言语中的闪光点处,会有极其细微的停顿。

虞青雅和虞啸卿也先后出列。虞青雅气质清冷,言语简洁却直指要害,强调律法公正与资源合理分配,颇有法家之风。虞啸卿则气势昂扬,主张开拓进取,强化神朝对四方八荒的影响力,言辞间充满自信。

随着时间的推移,终于轮到了名次靠后的虞衡。

他深吸一口气,压下加速的心跳,稳步走出队列,来到御前区域。他能清晰地感受到高台上那道目光的注视,仿佛能穿透血肉,直视灵魂深处。他依礼躬身,声音因为紧张而略显低沉,但很快便稳定下来,带着一种与他年龄和修为不甚相符的沉稳:

“臣,青州虞衡,叩见陛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